咨询服务热线 025-86440269  025-52418082
服务小微企业再加力 典当动起来

    编者按: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去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努力为企业“输氧供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今年初商务部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典当行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通知》。
    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与政策的号召下,从地方政府、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到典当行业自身,都在积极主动地寻找办法,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今天,本报记者从近段时间各地陆续进行的举措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剪影”,其中既有因地制宜的尝试,也有发挥行业主动性、“以小见大”的探索。
天津:鼓励拓展业务创新模式
    近日,天津市商务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典当行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通知》,据悉,此举是为贯彻落实此前商务部办公厅下发的相关通知精神,旨在充分发挥当地典当企业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
    据了解,该“通知”主要围绕增强典当企业责任意识,提升为中小微企业做好融资服务的自觉性;拓宽典当企业服务领域,提高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水平;增强典当企业自身实力,加强企业之间合作,提升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建立并完善风险化解体系,帮助典当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四方面,对支持当地典当业的发展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与建议。其中,针对行业经营实际,该“通知”指出应扩展典当品种,由当前单一的贵金属、机动车、房屋扩展到动产中的名表、书画、金属器、瓷器、玉器以及财产权利中的更多品种。同时要关注中小企业自身现状与前景,在中小微企业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的基础上,灵活进行典当方案设计,提供个性化服务。
    该“通知”中还表示,鼓励典当业尝试“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即突破以往对单个企业提供典当服务的传统模式,围绕核心企业,将服务客户拓展到企业所在产业链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客户等,提高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通知”在多处强调要充分发挥当地典当行业协会的牵头组织作用,例如加强与当地商会、专业协会的友好联系,发挥行业、协会联动互助机制的效应;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筹备建立业内不良客户信息平台等。同时鼓励典当行加强同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等。
合肥:创建典当风险补偿机制
    合肥市政府日前公布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设立“中小微企业典当风险补偿基金”的消息,引起了当地典当企业的广泛关注。
    据悉,按照相关设想,合肥市财政将拨付专项资金,针对年度资金投放支持中小微企业达到70%的典当公司,当其对中小微企业典当贷款发生损失时,由“风险补偿基金”给予一定比例补偿,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即将出台。消息人士称,这是地方政府出台的首例典当扶持和补贴政策,在全国属“首创”。
    据介绍,这一扶持政策的出台是由合肥市商务局与财政局联动,指导合肥市典当行业协会开展前期调研,随后向合肥市政府提出行业诉求和建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采纳与核证,并最终纳入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框架。当地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在扶持政策的兑现上,将本着简便、快捷、高效的原则,优化兑现流程,突出政策资金的时效性。当地所有符合条件的典当企业,不论企业性质、不论资本规模,均可享受同样的财政补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合肥市共有典当企业89家,平均单户注册资本为0.47亿元,对企业法人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典当贷款累计1668笔。该市典当行业以约占全省28%的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实现了约占全省43%的典当总额,创造了约占全省41%的典当业税后利润。
    分析人士指出,在年初商务部办公厅下发的相关通知中就曾提到,要“争取将典当行提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纳入中小微企业融资各项政策支持范围,落实财政贴息、抵押登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因此,此次合肥“试水”典当的风险补偿,不仅能更进一步坚定当地典当业的发展信心,还将为其他地区提供积极的示范参考。
上海:协会积极搭桥
    前不久,由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中小企业家与典当业交流座谈会”在沪举行。
    据悉,在此次交流活动中,上海典协秘书长吴贤达从典当业经营范围、操作流程、发展情况以及行业怎样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等方面,向与会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上海典协会长刘静也在发言中向中小微企业主动抛出“橄榄枝”,表示典当短、灵、快的特性,是银行的有益补充。
    随后,上海典当企业的代表与中小微企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为后者提出的典当经营模式、典当期限、如何收取息费、如何估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据介绍,此次“面对面”交流的促成,离不开上海典协积极“牵线搭桥”。与会者纷纷表示,这种对接双方的近距离接触是一种难得的机会。一方面打破了中小微企业对典当行业固有的认识“误区”,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有力宣传;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典当业的经营渠道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并为典当企业了解客户所需营造了思路。(来源于中国典当融资导报)